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人类、家禽粪尿;洗涤、洗浴和厨房等废水。因此农村污水中氮磷含量高,这也是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已得到充分重视,基本上实现了污水的集中处理。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基础建设以及监管水平低,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很多农村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土壤中,从而引发面源污染,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不能发挥应有效能,农村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加之,农污处理设施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的特点,不容易集中监管,这为农村污水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为什么要监管?
政策引导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要求到 2027 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 率达到60%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此外,方案还提出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建设面向中小养殖场(户)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推进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实施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到 2027 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现实需求
一、保障健康第一关
水中细菌、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对农村水源进行定期监测,是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首要环节。
二、应对突发污染事件
部分地区农村水源临近农业面源污染区、养殖场或工厂排污口,污染风险高。实时水质监测可快速发现异常,指导临时应急供水方案。
三、为政府监管与决策提供依据
实时数据可为政府水源管理、改造工程提供精准参考,有助于科学决策和资源配置。
如何监管?
一、建立农村污水处理动态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目前大部分已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仍然停留在人工监测阶段,监测质量不高,数据提交效率低,无法及时反映农村污水处理的真实情况。同时设施建设后运行管护资金不到位、运用管护不专业,导致主管部门对设施运行、维护情况、污水达标情况等信息掌握不全面。
因而亟须建立农村污水处理动态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在线监测采集数据,将数据传输到统一开发的数据接收软件,再对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中核仪表户外微型水站在潜江农村水监测应用
二、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备“互联网+”运营管理监管中心的需要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备简陋,可掌握的设施运行信息数据有限。由于农村地区施工队伍素质相对不高,导致监管工作协调难度大,加之运维人员队伍流动大,落地问题多,导致运营能力差。
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设备运维监管平台,平台需要结合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数据管理技术,对基础档案信息包括设施基础信息、设施运行信息、设备出入库信息、设施运维信息以及运维监管信息等进行分项管理。
三、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远程智慧监管的制度与标准的需要
我国的农村污水治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家还没有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标准。地方标准因地制宜,排放标准宽严不一,没有完善的排放标准对其进行考核。
为了形成可复制的智慧运维监管成套技术模式,需要尝试构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智慧运维监管新模式,从提升处理设施、改进运维行为、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四个维度升改造对策方案,对巡查(管网、提升井等)、养护(泵、格栅等)、冲洗(管网疏通等)、清掏(化粪池等)、水质监测和绿化养护等工作做出标准化的管理要求;同时需要通过全面积极的交流沟通把科学、智慧化运维监管的理念植入到每一位运维和监管人员的心中。
△中核仪表户外微型水站在南京农村水监测应用
监测因子有哪些?
全国各地标准中控制项目主要有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和动植物油类,河北、安徽、山东、海南和新疆等省份标准中还包含粪大肠菌群数指标,而青海和上海等省份标准中则包含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指标,宁夏的控制项目最多,共计12个。在福建和山西的标准中,总氮、总磷和动植物油类为选择性控制指标,即:当有农村餐饮污水时,动植物油应纳入控制指标;当出水排入湖泊或氮磷不达标的水体时,总氮和总磷应纳入控制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污水中的污染物也日趋多样化,一些新污染物已被检测出来,着眼于未来,应加强对农村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杀菌剂、类固醇和微塑料等污染物的去除研究。此外,我国的水资源也极其短缺,所以在对农村污水处理排放的同时,也应考虑再生水的利用,以缓解水资源压力。